• 首页
  • 知 · 执笔
  • 品 · 创意
  • 晓 · 文化
  • 系 · 我们
  • 分类列表
    新闻分类
    文化立校,人与空间一同生长

    学习不只发生在教室里和课堂上,还发生于学生足迹所至之处。场景是课程的起点,也是学习的动力。一所“小而美”的学校,如何用好小空间,实现大育人?一所城市学校,校园场景如何与自然共生,从具象走向意象?

     

    “洵美且异”出自《诗经·邶风》,本意为实在是美好新异,这是一种诗意的美,而空间的诗意会传递温暖,滋养才情。校园是给儿童欢乐与希望、使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地方花溪叠瀑、阳光满园、屋顶花园,几步一景,孩子在这样的校园中是自由的、灵动的,是充满阳光与自信的。

     

    空间的浪漫与自由。对儿童最好的培养是审美力的培养,要尊重儿童,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构建空间,让每个儿童感受到安全、浪漫与自由。按照教育家怀特海的教育节奏理论,人一生的成长包含三个学习阶段:浪漫学习、精准学习和综合学习。空间的构建与生长。当空间转化为土壤的时候,学习由此发生,也连接了世界。人与空间的一同生长,让有限的空间生出无限的可能。这种生长让空间的诗意中散发着理性,彼此交融共生。

     

    在顺势而为的美育空间中展开自然而然的审美教育,充分利用学校及其周边审美教育资源,涵养自然童心的审美气韵,践行“自然育人”理念。从基于校园植物的学科融合空间,到基于历史遗产的社会文化空间,再到基于文化典藏的探究学习空间,在包含自然与人文的“二维共享”空间中展开一场全场域融合育人的画卷,为儿童真实的童年生活铸造空间,让教育如农业,精耕细作。


    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