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知 · 执笔
  • 品 · 创意
  • 晓 · 文化
  • 系 · 我们
  • 分类列表
    新闻分类
    学校文化建设办学理念整体构建“五问”

    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支柱,办学理念是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架。要理顺办学理念,就要系统地理解办学理念内涵,整体掌握办学理念构建原理。

     

    一、从哪里来——核心理念策划

    办学理念构建分为核心理念、学校定位、学校使命、学校精神和教育理念五方面。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高指导思想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,是贯穿于所有办学行为和环境建设的质的规定,是学校文化的灵魂。

     

    1.把握核心理念的源头

    构建办学理念,首要任务是找准核心理念的基点和源头。

     

    2.把握核心理念的潜意识

    学校文化建设理念始于办学过程中的潜意识。潜意识是文化理念的源头。从潜意识构建起来的核心理念具有自我显明、自带力量、自带程序的特征。把学校文化核心理念设定为秩序,师生会因其自明而易于接纳,因其自带能量而受到启发,因其自带程序而受到规范。

     

    3.把握核心理念的本体

    学校文化要设定核心理念,就要回答学校“依据什么”“从哪里来”的问题。以秩序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据,蕴含按规律办事,是学校文化的源头。

     

    二、你是谁——学校定位策划

    1.把握学校定位的差异

    学校定位首先要认识到学校本身固有的内在特性。

     

    2.把握学校定位的优势

    学校文化建设要找到自身优势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

     

    3.把握学校定位的标识

    学校定位是学校与世界联结的纽带。

     

    三、往哪里去——学校使命策划

    当办学理念构建进入到第三问“往哪里去”时,学校文化建设就从内在的意识转而回应外在的诉求。明确学校办学目的是什么,是对学校存在意义的认识,是对办学愿景的终极判断。

     

    1.把握学校的使命价值

   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构建对办学目标的评价标准。

     

    2.把握学校的使命愿景

    建设学校使命需要明确学校办学愿景。

     

    3.把握学校的使命目标

    明确学校使命的过程也是明确学校存在意义的过程。

     

    四、以怎样的状态去——学校精神构建

    第四问则是“以怎样的状态去”。当学校被赋予目标后,就要明确以怎样的信念支撑起这一目标,以怎样的精神力量实现目标。学校精神是被学校全体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、思想境界、意志品质和行为准则,及其表现出来的活力。

     

    1.把握学校的精神信念

    建构学校精神信念,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师生“相信什么”的问题。

     

    2.把握学校的精神境界

    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对美好人性向往的基础之上,要营造一种境界来唤醒人性光辉。

     

    3.把握学校的精神活力

    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,这个共同体所呈现出来的生存状态就是学校精神。

     

    五、怎样去——教育理念策划

    以上四问提出的核心理念、学校定位、学校使命、学校精神等的落实,都汇集成第五问——“怎样去”。办学是一种实践,教育理念的建设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方向,也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方法。

     

    1.把握教育理念的落实

    教育理念的落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。

     

    2.把握教育理念的实践

    教育理念的构建强调实践,凸显学校“怎样办、如何去”的问题。

     

    3.把握教育理念的习惯

    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就是秩序不断优化的过程。我们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回归到一个动态过程,这是一种师生不断养成良好的价值观、行为规范的生命共同体的培育过程。

     

    学校文化整体构建的“五问”最终走到最后一问时,“怎样去”就成了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实践过程。这一过程体现出办学理念如何落地,解决了如何做的问题。这五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,正是从不同的面相,以环环相扣的形式,指向学校发展中最基本、最根本的核心问题。因此,这些问题的完整表达与有机结合,就构成了办学理念的观念体系。


    分享到